教学督导周报
诊改办(督导处)
2023年-2024年第二学期【第5期】
本周为第五个教学周,教学工作有序平稳运行,督导处组织各系部督导员督查结果如下:
一、总体情况
(一)各系部到课率情况
本周共统计了2269节课,全校平均学生到课率为97.86%。
(二)各系部大部分教师均能按照学校要求完成备课,按时上课下课,认真筹备、精心策划课堂教学;
(三)工商管理系开展第九批课堂达标“立标示范课”活动
(四)信息工程系开展集体学习研讨活动
(五)艺术系组织开展“探索东方美学”研学活动
(六)文化教育系召开课堂教学达标活动研讨会
(七)健康管理系开展“趁青春 进社区”志愿者活动
二、本周系部教学活动特色
(一)工商管理系开展第九批课堂达标“立标示范课”活动
(二)信息工程系开展集体学习研讨活动
(三)艺术系组织开展“探索东方美学”研学活动
3月22日-3月28日,艺术系2022级设计专业师生共赴上海、南京、苏州、杭州等地开展“探索东方美学”研学活动。研学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参观学习,更是一场关于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对话。在中华艺术宫,汇聚了中国近现代艺术作品,学生们被丰富的藏品和宏大的展览空间所震撼,直观感受到艺术的时代脉动;苏州博物馆和拙政园以其精致的园林建筑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学生们体会到传统与现代设计的巧妙融合;乌镇的古色古香和雨花台、中山陵的庄严肃穆,更是让学生们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通过研学之旅,学生们不仅拓宽了视野,更在专业领域内得到了实质性的提升。学生们纷纷表示,亲身体验和观察这些充满艺术气息的地方,对设计有了更多的思考和灵感。教师们也指出,研学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四)文化教育系召开课堂教学达标活动研讨会
研讨会由“什么是达标课”、“为什么进行达标课”、“如何上好达标课”、“前期准备工作”四个方面组成,王志杰指出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根本途径,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主渠道。通过课堂教学达标活动,可以提高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促进青年教师打造有效教学、高效课堂,提升课堂教学能力。参加培训的老师根据自身真实情况提出问题并进行了讨论。老师们纷纷表示,将以达标课活动为契机,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履职尽责,为系部及学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健康管理系开展“趁青春 进社区”志愿者活动
3月25日,健康管理系南丁格尔护理志愿服务队在贵和佳苑的社区,开展了以以“趁青春 进社区”为主题的义诊活动。护理专业、中医康复专业志愿者们为社区群众测量血压、血糖,进行中医按摩及疾病的知识宣讲,取得了较好的社会评价。
3月28日,南丁格尔志愿者服务队去曲阜孝养城养老院看望和照顾老年人。志愿者们关心地询问老人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状况,帮他们打扫卫生,很快融入到了他们当中。养老院的老人大多生活不能自理,大部分患有神经官能症或老年痴呆症,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老人们感慨地说,只有有了国家的各种福利和政策,才能像今天这样无忧无虑地安享晚年。更多的老人表示,同学的到来给他们平淡的生活带来了活力和乐趣。这次活动,其实蕴含着巨大的人文价值和人文关怀,是一种美德,也是老年人和大学生之间的心与心的交流。
三、本周教学活动典型范例
(一)中专部
(二)艺术系
(三)信息工程系
在袁奥老师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PN结的形成与特性”这一小节中,袁老师通过复习上节课内容的方式来巩固旧知识并引出本节课的新授内容。在讲授新知时他先对PN结的形成过程进行了详细而准确的讲解,从原子结构出发,阐述了PN结的形成原理。他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图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了PN结的形成机制,使得原本复杂的物理过程变得简单易懂。在讲解PN结的特性时,袁老师不仅介绍它的基本电学特性,还通过实例和应用场景,深入剖析了PN结在实际电路中的作用,让学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五)工商管理系
(六)健康管理系
辛秀霞老师的《护理实训指导》课程中,授课老师临床经验丰富,课程内容丰富,涵盖了护理专业的核心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护理实践。教师讲解清晰、有条理,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多样,结合了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护理知识。
(七)公共基础部
(八)思政教学部
四、本周存在的问题
问题:部分合堂班级上课出现学生习惯性坐后排的情况。
常常可以看到教室后面几排挤得满满的学生,前面几排则零零散散、寥寥无几。这种“后排就坐”的现象,对教师心理、教学效果、师生交流都有消极的影响。较前两周出现学生习惯性坐在教室中后排的情况,教师已做强调,情况已有改观。但本周又出现类似情况,学生习惯性你推我让,不习惯、也不喜欢坐在前排的情况,严重阻碍了教师授课效率。
五、改进建议
1、课前干预策略。课前10分钟,是学生到教室最密集的时间段。任课教师在教室最后几排引导学生尽量往前面几排坐,明确告诉学生最后几排不许坐人。上课次数多了,经过纠正,学生自然就养成了往前坐的习惯。
2、吸引眼球策略。教师以授课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感兴趣的学生自然有向前排就坐的动力。关键是通过互动方法调动学生的听课热情,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授课内容吸引人,学生自然愿意坐在前面。
3、前排激励策略。对自愿坐在前排的学生进行口头表扬,使学生得到鼓舞,表示坐在前面几排的学生平时成绩可以加分,提高学生“前排就坐”的积极性。
4、 后排兼顾策略。对坐在后面几排的学生,一定要“关照”到,不能让学生觉得自己处于被遗忘、被忽视的“安全地带”。可以通过提问、巡视等方式,使坐在后面几排的学生觉得坐在后面也不“安全”。安排互动环节时,鼓励坐在后面几排的学生优先参与。
学生不论坐在哪个位置,只要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玩手机、睡觉、私下聊天等现象,任课教师一定要及时予以制止。这样教师对整个课堂的管理是平衡的,不能让学生认为老师只管坐在前面的学生而无暇管理坐在后面的学生。在教室的任何位置,教师对学生都能给予同等的关注,学生就不会大范围出现拥挤在后面几排、前几排无人问津的现象。
六、上周整改情况反馈
问题:老师的授课方法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学生无法集中精力。
反馈:各系部教师针对上周存在的问题已进行诊改,其中,健康管理系老师结合授课内容,巧妙融入课程思政,与专业特点相结合,提高学生集中精力;中专部教师在教学内容上根据学生和专业特点进行深加工,让知识更具趣味性和易理解性。
诊改办(督导处)
2024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