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督导周报
诊改办(督导处)
2023年-2024年第二学期【第2期】
本周为第二个教学周,各系部教学工作平稳运行,有序开展教学活动,督导处组织各系部督导员督查结果如下:
一、总体情况
(一)各系部到课率情况
本周共统计了2172节课,全校平均学生到课率为97.86%
(二)各系部教师均能按照学校要求完成备课,按时上课下课,教师上课态度积极认真;
(三)健康管理系开展以“追锋青年,医路护航”为主题的爱心义诊活动;
(四)工商管理系召开济宁学院实习生来校教育实习见面会;
(五)文化教育系召开教育类“双师型”教师认定职业资格证书说明会;
(六)艺术系召开“2024年度艺术系春季学期教学工作部署会议”;
(七)信息工程系召开专业群建设推进会议;
(八)公共基础部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集体备课活动。
二、本周系部教学活动特色
(一)健康管理系开展了以追锋青年,医路护航”为主题的爱心义诊活动
(二)工商管理系召开2024年济宁学院实习生来校教育实习见面会
李金代表学院对实习学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大家介绍了学院的发展概况及工商管理系的基本情况。他向大家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要以安全为先,确保实习期间的身心健康,二是要求实习学生认真听课见习,参加教研活动,仔细备课讲课,在真实的教学场景中见习、思考、实践、探索、总结、反思,在教学和育人两方面都得到成长,希望他们不断磨炼自己,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三)文化教育系召开教育类“双师型”教师认定职业资格证书说明会
会上,辛玉杰强调了“双师型”教师对于职业教育发展、教师自身发展、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并解读了“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济宁起跑线职业培训学校校长王淑华围绕婴幼儿发展引导员与保育师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性及获取途径进行了深入讲解。她结合具体案例,阐述了“双师型”教师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职责和要求,加深了教师对教育类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识。
在互动环节,与会教师们积极提问、踊跃发言,就教育类“双师型”教师认定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与认定进行了深入交流。通过此次说明会,教师们不仅对“双师型”教师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
(四)艺术系召开“2024年度艺术系春季学期教学工作部署会议”
3月7日,艺术系举行教学工作部署会,明确2024年教学方向和重点任务。会议由系主任侯斌主持,全体任课教师参加。
教学副主任吴书根解读了学院年度教学计划,涉及教学常规、课程建设等方面。侯斌提出提升教育质量的要求,包括提高教研室管理效率、确保教学秩序、强化以教学为中心的政治站位,以及关注学生安全。
通过本次教学工作部署会,艺术系进一步明确了2024年教学工作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为推动系部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月8日下午,信息工程系在东教412召开专业群建设推进会议,会议由信息工程系教学副主任孔存志主持,教务科科长张航、王春及各专业负责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上,各专业负责人围绕各自专业运行情况、学期任务完成情况、下一步工作计划等做了汇报。孔存志表示只有建设好高水平专业群才能支撑起高水平高职学校的建设,作为各专业负责人要将多个不同但又有深度联系的专业组合在一起,形成互动互助、共生共赢的共同体,审视自己的专业组织工作是否符合要求,不断提高资源和学科整合能力。
本次会议系统梳理了各专业工作情况,对专业群建设中存在的困难、问题进行了沟通交流,进一步提高了专业负责人对专业群建设工作的认识,切实推动专业组织工作走深走实,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六)公共基础部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集体备课活动
三、本周教学活动典型范例
(一)中专部
(二)艺术系
王飞老师的《商业摄影》课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认识了相机的基本构造和功能,让学生迅速熟悉了手中的拍摄工具。王老师不仅是理论讲解,还利用相机作为教学工具,带领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实操练习。在实际操作中,王老师耐心细致地指导每一位学生,从构图、曝光到色彩平衡,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他的教学方法既系统又富有创意,使得复杂的概念变得简单易懂。通过这样的实践,不仅学会了如何操作相机,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用镜头去捕捉和表达商业摄影中的美。王飞老师的课程不仅提升了摄影技能,更激发了学生们对摄影艺术的热爱。
(三)信息工程系
(四)文化教育系
在李敏老师讲授的《婴幼儿心理发展1》课程中,上课之前明确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目标是了解婴幼儿心理研究的历史,知晓婴幼儿心理研究的对象及内容,理解并掌握婴幼儿心理研究的基本方法。其次,在导入环节中,通过呈现一则与心理学相关的短视频来导入本节课内容,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并通过提取关键词进行详细的讲解,引出心理活动又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使得知识脉络呈现顺序性、逻辑性和脉络性。
(五)工商管理系
(七)公共基础部
孔沙沙老师教学以游戏体验式课堂——“新年动动令”,打破以往课程教学的固定模式。在整个过程中分别设置了“巧舌如簧”、“文思泉涌”、“耳听八方”等环节,让学生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心理学及心理健康课程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例如,在猜歌名的环节中,“舌尖效应”的引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利用心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自主意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同时,通过日常生活中有趣的心理现象的举例说明,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而激发学习动机。
在张晴晴老师讲授的《毛概》课程中,该老师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相关的知识,而且在其过程当中增强了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办法、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本节课具有人文性,张老师的教学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关怀学生精神成长需要,用轻松有趣的方式组成课程内容与教学思路,学生不仅对知识点有所识记,同时在精神层次也有所提升。教师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功能,通过学生的回答情况,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有所了解,明确了本节课的效果,有利于后期更好地组织教学,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激励,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四、本周存在的问题
(一)问题:部分教师填写调课单不规范,存在调课时间、调课地点不清楚、调课时间填写错误;
(二)问题:个别教师因假调至晚上的课程,不按要求上课、出现空堂情况。
五、改进建议
1、提前提交调课申请。任课教师原则上应提前提交调课申请,因突发事件临时需要调课,任课教师应第一时间报告所属教学单位并通知学生,同时提交或委托教研室代理人提交调课申请。
2、如实填写调课原因、调课时间、调课地点。具体时间、地点、原因填写要客观真实,表述清晰。教学单位要切实履行对调课原因真实性、调课结果合理性的审核职责。
3、教师应该牢固树立“教学工作是学院的中心工作”的观念,从思想上统一认识,高度重视,保证教学质量、教师要认识到课堂教学的神圣性,对调课时间安排提前做好规划,做好相应安排,将影响降到最小。
六、上周整改情况反馈
少部分学生未从假期中收回心,没有能够快速适应学习环境,存在注意力分散,不认真听讲的情况。
反馈:各系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已加强管理,较上周已有改观。在教学中,仍需教师教师合理组织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学生出现学习效率下降的时候,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调动学生课堂参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诊改办(督导处)
2024年3月13日